详细内容
主题:古龙传奇之多情剑客无情剑1  

(并非惊回  2001-05-18 1/1140/1)

我要发言
过客名册
送给好友
内容:
                              多情无情

                            花木纵无情,
                            迟早也凋零,
                            无情的人也总有一日憔悴。
                            人若无情,
                            活着还有何滋味?
                            纵然在无人处暗弹相思泪,
                            也总比无泪可流好几倍。

    《多情剑客无情剑》应是古龙小说中最令人感动的一部。虽然全书一片刀光剑
影,却始终飘荡着斩不断理还乱的情丝缕缕。全书的重点只是一个“情”字。
    首先是愤世之情。
    作者描写了上个颠倒的世界一善恶颠倒,真假颠倒。所谓大家公认的侠义之士,
个个都是自私奸诈之徒。
    赵正义,这位人称“铁面无私”的赵大爷,开口闭口全是冠冕堂皇的语词,俨
然是江湖的发言人,是正义的化身。然而,却阴险自私。正如铁传甲所言:“世人
眼中的小人,固然未必全都是小人,世人眼中的君子,又有几个是真君子呢?”
    在捕杀“梅花盗”事件中,这帮侠义之士的嘴脸暴露得最为充分。他们其实垂
涎于美色与财宝,却非要把自己“说成为民除害。说什么:“黄金美人,等闲事耳,
只不过是为了要替江湖除害而已。”所以,当阿飞杀死了梅花盗并被林仙儿证实时,
却没有一个人承认他。道理很简单,田七爷与赵大爷这样的大侠怎肯将梅花盗让给
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人。阿飞想要成名,最好先学会听话,将出风头的事都让给那
些大侠们,这些大侠们就认为他“少年老成”,是个“可选之才”。再过十年二十
年,等到这些大侠们都进了棺材,就会轮到阿飞出名了。
    这就是所谓的江湖,其实也就是所谓的社会,哪有什么公理可言。一些人挟持
着堂堂正正的名分,用一些空洞但动听的理由,比如“为民除害”,“为正义而战”
之类,就能理直气壮地扼杀他们看不顺眼的人。
    更可怕的是真情的丧失,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这在后半部关
于金钱帮的描写中,表现得最透彻。上官金虹为了利用荆无命,连后者杀了他的儿
子也不为心动,因为他认为,只有无情才能必胜。他与任何人的关系都是如此,只
有功利的权衡,而绝无情感的渗入。
    古龙在这部小说中,写出了对于人性的绝望之情,更确切他说,对于我们这个
社会公认的道德观点之质疑。他甚至认为人不如虎狼人因为虎狼只有饿了才杀人,
然而人却可以不为什么而杀人。他更以夸张的笔墨将那些世家子弟、上流社会的各
色人等,写得一无是处,全是虚伪的卑劣之徒。
    如果从心理分析角度而言,这是作者以文字编织的幻象来实现他的心理补偿。
是否与他少年时代的遭遇有关?或是与他成人后作为一名武侠作家被正统文学界排
斥有关?
    其次是男女之情。
    古龙将李寻欢与林诗音、孙小红、玲玲之间,阿飞与林仙儿之间,林仙儿与其
他的男人之间的感情,写得回肠荡气。即使是一些小插曲,也令人百般回味。
    例如,蔷薇夫人与孙逵、花蜂之间的孽缘。本来,蔷薇夫人与花蜂私通,因惧
怕她丈夫的重责,便设计勾引孙逵,怂恿他带自己逃跑,然后再甩掉孙逵。没想到,
蔷薇夫人与孙逵日久生情,反将花蜂打成残废。最后,三人全为了所谓的宝物惨死。
    再如,胡媚临死前看到她的情人,想到他从前的山盟海誓,说什么“同年同月
同日死”的甜言蜜语。不禁悲从中来:
    “什么叫做情?什么叫作爱?一个人活着又有什么意思?真不如死了反倒好些,
也免得烦恼……
    于是,她假意让她的情人来杀死她。
    杨承祖脸色立刻变了,颤声过:“你……你这是什么意思?你难道想害我?”
    胡媚凄然笑道:“你对我虽是虚情假意,我对你却是情真意浓,只要能死在你
的手上,我死也甘心了。”
    杨承祖全身发抖,突然狂吼一声,大骂道:“你这妖精,你好毒的心肠!”
    他狂吼着夺过那把刀,一刀砍在胡媚脖子上,鲜血如箭一般的飞溅而出,染红
了杨承祖的衣服。
    他喘着气,发着抖,慢慢地抬起头。
    每个人的眼睛都在冷冷地望着他。
    夜色凄迷,不知何时起了一片乳白色的浓雾。
    杨承祖跺了跺脚,反手一刀向自己的脖子上抹了过去。
    他的尸体正好倒在胡媚身上。”
    这血腥的一幕,将爱与仇恨烘托得慑人心魄。爱与恨又如何可以区分得清?
    在这部小说中,古龙将男女的情爱化作枷锁,使一个个英雄委靡不振,只有抛
掉这枷锁,英雄才有自由的天地。
    然而,人又怎么能够没有男女之情,就像《圣经》上说:
        爱的力量可与死相比,
        情与死的本身一样强烈。
        它迸发出火焰,
        燃成熊熊之火。
        水无法将它浇熄,
        洪水也不能将它扑灭。
    李寻欢扔掉了林诗音这副枷锁,不还是有孙小红这副枷锁在等着他?
    与古龙的其他小说一样,这部小说中的男女之情,也只是情人之爱,或肉欲之
爱,唯独没有夫妻之爱。
    看来,古龙自身是一个浪子,他作品中的英雄也是浪子。
    还有朋友之情。
    作家林耀德说:“情人之间因为忘怀一切而醺醉,朋友之间则因了解彼此而悲
喜。人类生命中的世界景观,除了亲人、爱人之外,朋友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李寻欢、阿飞这样的人眼里,岂止是重要的位置,而且是最重要的位置。
    为了朋友,李寻欢连心爱的女人都可以拱手让出。阿飞尽管迷恋林仙儿,但一
听到李寻欢处于危险之中,即毫不犹豫地前往。用李寻欢的话说:为了朋友,哪怕
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铁传甲为了朋友的名声,宁愿自己受冤屈,乃至死亡,也不肯为自己辩白一字
一句。这才是真正的侠义之士,真正的人间友情。
    然而,世上又有多少人能担当得起“朋友”两字。有些人你与他相处很多年,
仍如陌生人;有些人陌路相逢,却能肝胆相照。有些人满面友善,热心助人,却笑
里藏刀;有些人冷漠古怪,独来独往,却有一颗善良的心。
    人心难测。人是一个谜。
    难怪古龙常常说,一个最可靠的朋友,固然往往会是你最可怕的仇敌,但一个
可怕的对手,往往也会是你最知心的朋友。因为有资格做你对手的人,才有资格做
你的知己。
    这是李寻欢们的矛盾,也是古龙的矛盾:一方面如此执著于友情的伟大,另一
方面又常常流露警戒之心。每一个人都渴望被理解,然而,理解又是多么不容易。
    爱情是缘份,友情又何尝不是?
    李寻欢与阿飞、郭嵩阳一见如故,相互尊敬,铁传甲与阿飞也是如此。不需要
理解,甚至不需要时间,就能从心灵深处信任对方,这就是朋友。
    上官金虹与荆无命是另一类的人,是只能称作枭雄的人。但站在他们的角度,
他们之间的友情难道不够深厚真挚,乃至到了变态的程度?活着,不是为了自己,
而是为了别人。这也许不能算作崇高,却是人与人之间难得的情谊。
还有中原八义那种为了朋友视死如归的神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此以外,书中还写了父子之情、母子之情,不过,最精彩的仍是男女之情与
朋友之情。
    全书不时流露出作者的迷惘:情为何物?无情是什么?有情又是什么?
    这不是作者个人的迷惆,也是人类有生以来的共同迷惆。佛教延续了几千年、
要参透的还不是一个“情”字?不过,谁又能说自己已经参透?
    夜笛伴着悲歌:
    何必多情?
    何必痴情。
    花若多情,也早凋零,
    人若多情,憔悴,憔悴……
    人在天涯,何妨憔悴,
    酒入金樽,何妨沉醉。
    醉眼看别人成双成对,
    也胜过无人处暗弹相思泪……
    李寻欢则低吟:
    花木纵无情,
    迟早也凋零,
    无情的人也总有一日憔悴。
    人若无情,
    活着还有何滋味?
    纵然在无人处暗弹相思泪,
    也总比无泪可流好几倍。
    其实,无情也罢,多情也罢,人无法超越他(她)自身,他(她)被注定要这
样生活下去,被注定要相遇这样一些故事。
    李寻欢的言语不时露出禅机,不过,他那么哀哀怨怨,那么为情所困,离澄澈
的禅的境界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