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主题:大话杨家将(五)  

( 2001-09-03 1/84)

我要发言
过客名册
送给好友
内容:
再说和谈刚开始时,双方废话一通,然后满座寂然。沉默中,工人代表一摔酒杯,帐外冲
进一群刀斧手就要拿人。眼见情况危急,大郎抬手飞出袖箭,正中该工人代表面门,那人
的脸当时就绿了,大郎趁他还没断气,上前一步抓住他的领口说:“快下令上工,老子给
你解药!” 

没曾想那工人代表十分硬气,楞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上!上
工要总工会同意才行!”说完这些话他就死了。 

一旁的刀斧手一见此景,一拥而上一阵猛剁,大郎二郎来不及跑,原地上成了饺子馅。三
郎刚出帐门被马队踏成相片,四郎八郎被围,举手投敌。五郎六郎突出重围回到宋营。突
围中五郎脑部受损,变得疯疯颠颠,被送到五台山疗养去了。 

出了这件事之后,朝庭派了大兵八十万平定了暴动,为了表彰杨家的功绩,他们又大肆为
子制造舆论----当然不能说他们镇压工人罢工有功。尽管这事当时看起来是天经地义的,
但确实不牛逼。据我所知,国民党就发行过皖南事变的纪念章,尽管他们一直不出来认
错,但就是没人愿意拿出来戴。正是出于相同的心态,朝庭方面在给杨家将制造舆论时就
改了口,改口后的结果就是大家熟悉的“杨家将血洒金沙滩”: 

辽国天庆梁王以和谈为名在金沙滩摆下鸿门宴,请大家和八王赵德芳赴宴,名曰“双龙
会”。赵光义赵德芳为了团结教育大多数群众决定去赴宴,但出于安全考虑,又让杨延平
扮作赵光义,杨延定扮作赵德芳,以替身去顶死,万一被逼签下什么不平等条约也可以背
黑锅我来,送死你去。下面发生的事就和我讲的差不多了,一阵混战,结果用刘兰芳的话
讲就是: 
大郎替了宋王死,二郎替了赵德芳,三郎马踩如泥,四郎八郎流落番邦,五郎被逼出家,
六郎仍坐中军帐。 

我记得在另一套单折《杨七郎打擂》的一开头,说书人讲了这么句话:“忠臣一百个嫌
少,奸臣一个就多”。这个说法显然犯了主观主义的毛病,因为忠奸不该是谁说了就算
的,更何况中国的史官们一个个要么白痴要么无耻,按他们的蠢主意,忠臣永远是对的,
应该永远不死。不过历史毕竟不是史官的家史而是帝王的家史,乱来不得。若在皇帝万寿
无疆以前哪个大臣永远健康了哪怕他撒尿都是碧绿闪光的也不能算忠。所以众史官为了在
保住饭碗的前提下抒发一下感情,白天上班写完了汗青史卷,夜里回家则写下了另一些东
西,野史小说什么的。而且由于倒班频繁,他们常把历史和小说写混了,有时候皇帝抓史
传抓得紧,一个月要多少万字,那些史官为了赶任务,常把自己写的小说中比较不黄色不
反动的情节夹在历史里上交,这样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不可信的另一个重大原因。 

刚才我介绍了金沙滩事件流传下来的说法,那里说杨家大郎二郎三郎全死了。史官们一般
不会打他们的主意让他们诈尸复出,(主要是怕皇上看得爽了逼着他们把先王先太后从棺
材里弄活了)于是就让剩下的四郎五郎六郎八郎继续战斗。后来咱们有句口号“生命不息
战斗不止”就是那帮史官们留下的。 

在众史官和众百姓的杜撰下,六郎又领兵和辽军大战数次,一直把辽军赶到家门口。在那
里,辽国请来一妖道,摆下一座天门阵,与六郎约定一阵赌输赢。六郎前去观阵,被冷箭
射伤不省人事,一巫医胡诌说要医杨元帅的伤非要大辽国母萧太后头顶的三根黄毛作药引
不可。于是六郎的结义兄弟孟良就领下这个任务,潜入辽国,勾结已经被大辽皇族耶律氏
招了附马的杨四郎杨八郎盗来黄毛回到宋营,临走时还拐了一匹宝马良驹。与此同时,朝
庭派出二路元帅穆桂英,又从五台山上请下已出家的和尚五郎杨延德,众将率队赶奔前敌
大破天门阵。此一役中,四郎八郎牺牲,穆桂英战场产下一子,杨文广也。 

史官们的这个说法在我看来甚是可疑:为何孟良如此轻松地搞到了萧太后的黄毛?评书里
说是孟良的豹头环眼虎虎生威让萧太后看了十分欢喜欢放松警惕,我认为事情没那么简
单。“三十六计”里有美人计,安知孟良为了救大哥会不会牺牲了自己的贞节依葫芦画瓢
来上一招美男计?有老先生搬出现代心理学的观点说孟良虎头虎脑,激发了萧太后的母
性,那就更该考虑孟良会不会犯弗洛依德那个著名的“俄底浦斯情结”了。 

还有一点可疑的是四郎八郎乃是辽国抓的俘虏(不是俘虏也是奴隶苦工猪崽等二等公民),
不拿去挖媒开山都算拣条小命撞大运了,怎么能让他们娶公主?唯一的解释是说萧太后是
两个公主的后娘,想方设法虐待她们。 

以上的两个疑问足以动摇传统说法的可信度,更何况在早期的评书中并无“阵良盗凤发”
的故事,只有“孟良盗骨”。说的是孟良潜入幽州城偷回杨老令公的遗骨。这个说法更不
可靠。我们都知道盗骨这种任务应该由孝子来干。有时我们在街上和人撞了会说“赶着去
戴孝帽啊!”这当然是骂人的话,但据我考证,在杨家那样的封建大家族里,只有直系子
孙才有资格戴孝帽,小妈养的孩子,收养的孩子(如杨八郎)就没这帽儿,没这帽儿也就没
有遗产。(可见孝帽还是大有抢的必要的)由此类推,很可能杨家延字辈的人立了规矩,谁
能从幽州城偷回老爹的遗骨谁就分遗产的大头。历史上可能有过这事,结果是让杨六郎手
的小喽罗孟良得手了。但业余小说家和民间说唱艺人觉得这理由太不崇高了,不愿照实
说。所以只好把孟良吹成六郎的把兄弟,义薄云天。吹到后来又觉得这事不让六郎亲自出
马有点说不过去,于是他们就替六郎开病假,说他被毒箭所伤,干脆让孟良去偷药引子,
神神叨叨是神神叨叨了一点,但好歹比死人骨头有价值。 

就这样,孟良带着众多局外人的愿望出发了。他的目的是到幽州城里去偷萧太后的三根黄
头发。还有一点就是没人和他说过,但他也必须完成的就是他还得在撤退的时候拐带回大
辽国第一宝马骅骝。 

孟良是如何进入幽州城的评书里含混带过。大概是说他冒充送鱼的人进了城。这个方法是
我们的长辈在抗时期经常使用的,骗骗沧陷区的日本兵还行,但想骗过幽州城的守卫却不
可能。我这么说不是指日本兵笨,不如幽州城的守卫。这的意思是说同样是守城,守卫本
土首府和守卫殖民地就是不一样,不信你冒充小贩偷渡到日本给我看看?到了日本海关,
你没本子再叫太君也没用。综合这个经验,我决定让孟良由下水道进入幽州城。 

前文我说了,大宋的下水道之巧天下无双,孟良又是黑社会出身。据我所知,黑社会对下
水道的研究又比常人要精神。孟良早在汴梁就常钻下水道,躲捕快(他们叫“条子”),到
了幽州城更是轻车熟路,只等天色一晚他就跳进护城河,游到了城墙边的排水口,轻轻掀
开铁盖钻了进去。 

需发说明的是在出发前一个小时,孟良整整喝下了四升清水,所以在行动中他一直在排
尿,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有水生物趁机侵入尿道。这不是危言耸听,我是从英国人怀斯曼
的《生存手册》里看来的。 

但令怀斯曼始料不及的是幽州城的环境极好,大宋的下水道工程之巧天下无双,但水脏也
是天下无双。有人当初做过实验,拿一块一两的银子和一块十两的银子一起扔进深达一米
的下水沟。一个时辰之后,两块银子都只下沉了三分。由此那人得出了一个结论:物体下
落的速度与质量无关。可惜他没做进一步推导,否则完全有可能写出重力加速度公式,但
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当时做这个实验的人是汴梁城环卫所的,他最后写在纸上的结论
只有一条:水质极差,限期整改。 

而在幽州城里则是另一个极端,此城的护城河里没有鱼虾,全是纯净水。根据我初二学的
知识,纯水是不导电的。所以平日里幽州城的守卫就用几根电线把电池和电灯串联起来,
再将电线头子扔进水里。水质一有变化灯就会亮。而孟良潜入护城河的时候是排出了大量
尿液的,那里有不少盐类物质,因此护城河里的纯水变成了盐溶液了。而我们都知道,盐
溶液是导电的,所以幽州城守卫值班室里的灯就亮了。众守卫一见警报,立马拿家伙,冲
向城内的下水道入口堵着。孟良刚一露头,脑袋就让人用大枪给顶住了。 

孟良是一个很识时务的黑社会分子,所以当有几枝大枪顶住他的脑袋时,他立刻举起了双
手。 

据我的了解,不论古今中外,战时抓到了奸细要杀头。要么活剐要么油炸,有时粮草紧张
就用水煮,要是饮水也紧张就用锅干爆了。区别只在怎么死而不是死不死。按照这个惯
例,孟良就活不了,我的故事也就无法进行。所以我决定让孟良活着混进皇宫,这就需要
如下解释: 

按传统说法,“金沙滩”一战中辽国死了天庆梁王,萧太后死了老公。那时萧太后四十来
岁,正是性欲旺盛的时候,所以要找男宠。 

听我说到这里,我娘子又打断我说辽国又不是没人,萧太后何必要进口男宠?前朝武则天
用国产的就挺好。 

我当然知道武则天的故事,可和武后不一样,萧太后是个M,受虐狂。早几年大辽天庆梁
王在世的时候还行。现如今大王一死,整个一大辽国萧太后最大,从朝臣到草民谁敢动她
一指头?她一再要求都不行,辽国人不是傻瓜,万一这老娘们翻脸怎么办?(从这一点可
以看出,辽国人比中国后来的右派聪明,起码他们不会大鸣大放) 

而武则天则不然,根据我在大学历史系的毕业论文考试,武后是个S,她要在朝中找几个
自愿挨打的并不困难。据说那些大臣在被她扒光之后一阵猛抽,一边挨打还要一边喊:
“皇上圣明!让鞭子来得更猛烈些吧!” 

我讲这话的时候胳膊给我娘子掐了一下,她告诉我说没影子的事儿不要胡编。她哪里知道
我讲的都是历史,刚才那一段是我推导出来的。材料就是高尔基的《海燕》和陈凯歌的
《霸王别姬》。 

我记得我刚看《霸王别姬》还很小,什么都不懂。后来又看了王小波甚至萨德,才渐渐明
白S和M。从此我明白了用大刀片子拍人屁股对S来说是很有气氛的事。而萧太后作为一个M
则不然,她的大臣们在卫兵的威逼之下一边战战兢兢地用鞭子扫扫她的脊梁一边大喊:
“太后恕罪,小的该死!”往往扫上三两下喊上七八十声就昏过去了,这是M最憎恨的
事。由于这个原因,萧太后杀了不少人,人头在宫门口挂了一串,后来者一见这个更不敢
下手了,于是人头越挂越多。 

基于以上因素,萧太后要引进外国男宠。孟良夜入幽州,依律当斩,但他运气好,赶上萧
太后选洋老公,就给人押进了宫。 

当时和孟良一起入宫的有宋人二十,蒙古人二十,俄罗斯人二十。萧太后虽头顶有三根黄
毛,但血统还是以黄种为主,排斥老毛子;又因为听得谣言,说蒙古身体很臭(这是诬
蔑,要让成吉思汗听了去非抓她先奸后杀不可),故选男宠主要是在二十宋人间进行。 

据我考证当时的二十宋人中只有孟良最合萧太后之意,由大辽皇公贵族组成的评委会对他
的评价是四个字:“车轴汉子”。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车轴汉子”并不是我们通常意
义上所理解的意思,即身材矮小粗壮。在我的理解,评委会的这句话是指孟良的小弟弟十
分了得。这个荣誉称号不是凭空乱来的,不信你去查司马迁的《史记》,那里就说嫪毐的
小弟弟可以当车轴用。具体情况司马迁没说清楚,这是因为他没有器材实验。我在大学里
的一位老师就坚持说嫪毐的小弟弟不是车轴而是发动机。后来此人因为经常在公共汽车上
显示自己的发动机被治安拘留了,不久移送疯人院,天天打镇定剂,越打他的露阴癖越严
重,到后来吓得疯人院里的女医生都不敢吃香肠了。最后还是做了一次手开颅手术割了点
东西下来才算好。不过那一刀显然割多了东西,这老师从此就傻了。在那以前我看了部美
国电影《弗兰西斯卡》,那里的一个女演员生活在麦卡锡时代,也被人用手术刀修理了脑
袋。由此可见美国的人权状况也不好,没资格乱指挥。黄仁宇说国民党是让想不让说,其
实咱们也一样。文化革命里也没有真正限制人的思想,它只是对一些乱说话的人进行了专
政,割了舌头。而另一些人,比如林彪,天天盘算着抢班夺权,只要光想不说就没事,一
干就完了。这里又用得上《大话西游》的一句台词:“571只是一个想法,还没有变成现
实。” 


但只要是做手术,不管是割舌头还是下脑仁都不如未央生。不过他那样通过手术改造属于
作弊,不能算真正的车轴汉子,只能给什么神油做做广告。可无论如何请你记住了,如果
哪天你女朋友也夸你是“车轴汉子”可不要太高兴。据我了解,现如今的女孩少有读《史
记》的,她们这么说多半是在骂你脖子洗不干净,油渍麻花像大车轴。 

再说萧太后看中了孟良的大车轴,使用了几次感觉甚爽,就放松了警惕。孟良身在辽营心
在宋,在此期间拔了她头顶三根黄毛,联系上了给辽国的两个公主当男宠的杨四郎和杨八
郎,在某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劫了大辽第一良驹骅骝马叛国外逃。 

对于“孟良盗凤发”,我的解释就到这里了。这个解释中有太多的巧合,对此我又有新的
解释:无巧不成书。如果我照实说了,兴许你就不爱看,但这也是在研究历史,所以我还
是准备把历史的真相写出来。 

孟良夜入幽州城,被巡城的哨卫拿获,本应问斩。但那时正逢大辽国建设时期,劳力缺
乏,所以就想把所有罪犯俘虏奸细拿去当苦工劳改。 

孟良在劳改队开矿时联系上了同组的四郎八郎,密谋叛逃,当时四郎八郎俱已当上劳改小
队长,手里管了四个人,不愿外逃,孟良以北宋大将军的官职诱惑良久他们才决定放弃现
有的一切南奔。三人南下时从劳改队拐了一匹拉石头的驴,回到宋营后为了不致太丢人就
说那驴是辽国第一宝马。可惜宝马不争气,南下的路上一阵猛跑,坏了内脏,到宋营才可
了三天就病死了,孟良一伙为掩盖真相,又谎称马儿因思念故土绝食而死。后世称之“骅
骝向北”。几十年后,王佐又用这故事骗过陆文龙。 

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孟良从辽国走得匆忙,没来得及拔萧太后的黄毛,南奔回国的路上拔
了三根驴尾巴毛充数,本想医死六郎算了,不想六郎命贱,倒给治好了。 

六郎伤愈,和穆桂英率众将大破天门阵,四郎八郎等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挂了。 

我的故事讲完了,在故事的结尾处六郎又陷入了孤独,因为他的父兄都是野蛮的悍将,所
以他们死在阵上了,而六郎却是好人,所以他要在这世上经受更多的磨难。 

我娘子在听完这一切之后告诉我说公司取消《杨家将》的计划了,因为RPG游戏成本高盗
版多,不赚钱,这就是说我讲的一切东西,历史真相也好,胡编借口也好,都没有存在的
必要了。六郎还是得从我的故事里无可挽回地走进刘兰芳的故事里,在我的故事里,我极
力让六郎走出围城,可是我失败了。这里有两重含义:第一,我让六郎走出了刘兰芳的围
城,却又让他走入了我的围城。第二,六郎最后又回到了刘兰芳的围城。 

我只能肯定一点,那就是六郎永远不会被围疯,因为他是一个忧郁的人,而不是一个愤怒
的人。当年有句口号:“做个勇敢的中国人,热血唤醒中国魂”。六郎不勇敢,所以他不
会流血,所以张志新那张千古悲愤的脸我们不会在六郎那里看见,但这同时也注定了他要
久苦下去,因为六郎不是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