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主题:床前明月光之绝代双骄(一)----鱼龙潜跃水成文  

(清歌醉横波  2001-09-12 0/66)

我要发言
过客名册
送给好友
内容:
初期的古龙小说,走的仍是传统武侠的路子,这种大规模的传统武侠的集大成者是《绝代
双骄》。 
此书或许可以看作承前启后的作品:既为之前的传统套路作了个精彩的总结,又囊括了之
后的古龙作品里动人心魄的一切元素。绝对的人性、绝对的自我、绝对的友情与忠诚、绝
对的智慧和女人……这都是后来古龙一再重复的命题。 
《绝代双骄》可能是除了《楚留香》之外古龙名气最大的作品,庄周在《齐人物论》里评
古龙小说就是举出了《绝代双骄》为例。可惜此人对武侠小说见识鄙陋,既不认同古龙小
说,更是把《绝代双骄》推到了古龙的顶峰之作。 
对古龙小说比较熟悉的人都知道,《绝代双骄》成熟时间偏早,更重要的是古龙真正高于
其他武侠小说作家的东西,在这部作品里并没有完全阐述开来,所以它纵然很精彩,也算
不得古龙的颠峰之作。 
专家们论起《白玉老虎》,总是说它几乎给打回到《绝代双骄》的水平。这个说法喜欢
《绝代双骄》的朋友们肯定不会认同---《绝代双骄》也确实要比《白玉老虎》精彩好看
得多。但单就小说的艺术成就来讲,这句话并不辱没《绝代双骄》。 
《绝代双骄》里最精彩的恐怕是情节和对白了。 
古龙驾驭长篇的能力在这部书中有很好的表现,他告诉我们:他完全可以向《笑傲江湖》
之类靠拢,可是他没有--倘若如此,他将一辈子活在金庸的阴影之下。难能可贵的是:这
么庞大的结构,而且千头万绪,古龙差不多照顾得周周全全,殊少漏洞。 
在这里,古龙显示的聪明与机智简直有点可怕:他漫不经心的一笔到了后来至关重要,他
每一步看似水到渠成其实匠心独运。自始至终,其实我们都被古龙牵着鼻子走:他让情节
发展到哪一步,我们就对着那一个方向感慨:原来真实是这样的啊。古龙似乎在下笔之
初,就想好了每一个环节怎么设计,每一个细节怎样布置。而我们,连发出异议的空隙都
没有--紧凑的情节迫得人喘不过气,你的思想则刚抬头就又沉入下一波的风云诡异。我看
我十一年来都没有发现沈轻虹的眼睛之谜,一方面固然是我缺乏逻辑思维兼且粗心,另一
方面也证明了古龙小说之不可抗拒。 
不客气一点说,古龙以自己丰富的联想与绝妙的机智,堵塞了我们全部的想象力。而我
们,只能顺着他的思路沿着故事情节一直往下走,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方再等着古龙给我们
一个柳暗花明。 
喜欢《绝代双骄》的还有它精彩的对白,实在好玩又可爱,机智风趣得让人喷饭。整部书
里,到处都闪烁着这种谐趣轻松的话语。古龙在这种小地方的用心,足见得其慧心无
双。 
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绝代双骄》的成功也是源于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虎虎生气,这
种热情弥补了古龙技巧上的不纯熟与笔路的生涩。可能是由于早年写纯文艺作品的缘故,
古龙写起景致,三两笔就勾勒得风光怡人,可是除此之外,古龙的手法始终不够圆熟,他
只是以自己的聪明掩饰了文笔的不老道。 
《绝代双骄》的受欢迎,其实有点通俗小说无法逃避的命运在里头:大家只是要好看的情
节、好看的对白、好看的人物而不是别的什么。而且对有些人来说,还因为这部小说的写
法最正统,属于那种大一统的江湖模式。于古龙来讲,其实这是一种悲哀。 
如果一定要在《绝代双骄》里找毛病,那么它至少有三个问题:1 献果神君的眼睛和沈轻
虹的镖银之迷:这个愚兄前阵子说过,就不再细谈。2 小鱼儿的年龄之迷:后半部里移花
公主燕南天动不动就是“这二十年来”,可我算来算去小鱼儿其时至多十七八岁。3 臭药
之迷:那包害李大嘴的臭药,开始分明是屠娇娇给的,怎么会变成万春流的杰作呢? 
呵呵,我喜欢吃鸡蛋,所以一定要挑挑看里面有没有骨头。现在骨头已经剔出来啦,请大
家心情享用:P